《对话企业家》是人民网出品的一档高端人物访谈栏目。企业负责人在节目中分享创业故事。
“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系列微访谈栏目由人民网、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联合推出。
新华社记者 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员会议23日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5日起,铁路12306客户服务中心新增团体旅客车票电线客户端(含网站)单笔购票数量上限调至19张,单个铁路12306账户可添加的“乘车人”数量由15人调至30人。 国铁集团客运中心相关负责的人介绍,12306客服中心开通团体票电话受理服务后,可为开车前3天及以上且乘车日期、车次相同的20人及以上团体旅客提供购买火车票咨询和办理服务,业务受理时间为每日8时至18时。
每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中国人总会吹响嘹亮的号角。 2025年10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强音。
2025年前三季度,以旧换新等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一新一旧”的
霜降已过,秋意正浓。在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森林公园,记者开启了一场特别的“云捡秋”之旅:火红的枫叶、靓丽的银杏、 饱满的松果……不到半天时间,镜头里已装满了秋日斑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国深入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努力提高高素质农民学历层次,广泛开展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高素质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一组数据,带你看懂我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最新成果!
人民网南京10月25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2025中国水利学术大会今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推动水利高水平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大会聚焦“十五五”时期水利发展,围绕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生态保护和治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大模型、未来水科学等领域涉水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交流研讨。
深秋时节,走进峡江之畔的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黄澄澄的梨子压弯枝头,与连片的蓝色光伏“海洋”相映成趣,村民与游客的欢笑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这个因茶马古道茶铺而得名、隐匿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土家族村落,如今,凭借24小时100%绿电供应的“零碳”密码,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振兴之路。 土店子村光伏电站建设前后。
前三季度,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慢慢地发展壮大,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资1159.94亿元,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锂矿、金矿和铁矿。“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杜燕飞)三峡集团公布消息,三峡水库24日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完成2025年度蓄水任务。这是自2010年首次蓄至175米后,三峡水库第14次实现蓄满目标,为今冬明春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大兴机场获悉,自2025年10月26日起,大兴机场将进入2025年冬春航季运行阶段,本航季将持续至2026年3月28日。期间,大兴机场计划通航国内客运航点130个,国际及地区航点40个;日均计划航班约979架次,其中国内航班约897架次,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班约82架次。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许维娜)“前三季度,在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下,我们国家的经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书写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优异答卷,彰显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仿真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肖宏伟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从供需协同到创新驱动,从结构优化到民生保障,每一个维度都书写着高水平发展的新篇章。
秋深十月,蜀地雨势未歇。回顾刚刚过去的汛期,一组对比强烈的数据,成为四川面临的严峻“考题”与交出的硬核“答卷”——据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统计,4月18日至10月20日,四川因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预警达1162县次,居全国首位;在全省上下全力应对下,四川实现因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受伤或死亡“零纪录”。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0月24日8时,三峡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这是三峡水库自2010年首次蓄至175米后第14次实现蓄满目标,标志着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圆满完成年度蓄水任务,为今冬明春充分的发挥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重庆万州段,万州港码头迎来了一年中的生产旺季。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焦磊)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突破,开始引领全世界汽车产业变革新方向。同时,外资车企与中国市场的深层次地融合、协同进化不断向“深水区”迈进,驱动产业和技术合作持续落地,加速全球汽车业转型升级。
科技日报西安10月22日电 (记者王禹涵)记者22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机电学院陶凯教授团队近日成功研制出一款通体透明、形似水母的仿生机器人。这款被称为“水下幽灵”的机器人隐藏在水中时肉眼几乎没办法分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水下环境的智能探测与实时监测。
国内首个基于Linux6.6内核的商业版本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发布,国产操作系统更安全、智能、好用;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在广东开通,为深港两地跨境金融业务搭建起超低时延“信息高铁”;随着5G网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 “十四五”以来,我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习强调,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化的经济是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张佳星)23日,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之江实验室联合发布全球首个百亿参数可部署的基因组通用基础模型Genos。该模型支持多达百万碱基对的超长上下文分析,并实现单碱基分辨率的精准识别。
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行动。这是党中央精准把握科技发展大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指引我们在新一轮科研范式变革中抢占先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崔爽)记者日前从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的以“生机无限 制引未来”为主题的生物制造科学技术创新论坛上获悉,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论坛上表示,一批存在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慢慢成长壮大。
2025年已成为AI(AI)全面融入人类日常生活的一年。无论是工作、娱乐、学习还是科研,AI的影响力已无处不在。
【“十四五”答卷·创新驱动产业蝶变】 短短两天,国产创新药物就开出了5张出海大单,其中多个交易总金额超10亿美元。10月16日,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旗下细胞疗法公司Kite Pharma就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达成合作,交易潜在总金额达16.4亿美元;17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与瑞士罗氏集团就靶向抗体偶联创新药物达成许可协议,交易潜在总金额达15.3亿美元……前沿领域、创新靶点、国际大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实力不仅获得国际认可,也得到跨国大药企的信任与垂青。
近日,记者在深圳华为展厅中体验了智能座舱技术。上车后,随口一句“车里有点暗”,阅读灯便自动亮起。
三门峡水利枢纽。 常 奇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近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断崖式”降温。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降温幅度超过10℃,可谓“一夜入冬”,很多人表示直接从短袖换上羽绒服。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 通讯员沈涵)记者10月20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青年研究员梁佳团队研发出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实现全生命周期无害化,突破了该领域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这一创新成果攻克了无铅、可持续绿色光伏技术领域的关键难题,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材料领域再获突破。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盖伦)汞是全球性剧毒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大量富集进而威胁人类健康。海洋沉积物作为汞的最终封存场所,曾被认为可永久隔离这一危险元素。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陆成宽)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曾江源团队提出了一种融合机器学习与插值方法的新型技术框架,有效解决了全球卫星土壤水分遥感数据产品中常见的大范围数据缺失问题,明显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实用性。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环境遥感》。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 袁宏彦摄(人民视觉)近日,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进入架线施工阶段。
天津市海河风光。 张明伟摄(人民图片) 水利部22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母亲河复苏行动成效。
本报天津10月21日电 (记者李家鼎)近日,首届二氧化碳固定和生物转化国际会议在天津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启动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国际科学计划,并发布《二氧化碳生物转化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天津倡议》。
眼下,我国秋粮陆续进入收获期,各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由于受到今夏洪涝、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为确保今年粮食生产维持稳定,要切实做好秋粮收获减损文章,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国各地秋冬种生产正陆续展开,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购买使用进入高峰期。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开局之年,两个规划都明确到2027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稳步迈上1.4万亿斤台阶,这是一定得完成的硬任务。
“王经理,今年这么早来找你,总能给我预留一些羊角嘴大米了吧?”骑摩托车赶来的顾客,来不及下车就在王喜全办公室外大声说道。初秋时节,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羊角嘴村的王喜全正面临着甜蜜的“烦恼”。
农户直播卖粮,正悄然成为新时代农民的“新农活”。这种销售方式的创新,实现了粮食供需精准高效对接,更赋予粮食交易更深层次的价值,它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流转,更演变成一种有故事、有温度、有信任的人文交互。
本报北京9月14日讯(记者刘慧)今年夏粮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收购进展整体顺利。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表示,今年小麦收购有3个特点:一是收购进度快。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日前启动。活动发布了城乡联动促消费倡议,6家电商平台推出消费补贴、流量扶持等25项惠农措施,8家金融机构发布助农专项贷、消费满减等34项助农举措,36个大中城市将联合开展“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
无人农机代替人力作业,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它没有消除农民的存在价值,而是重塑了这种价值;没有削减农业的工作总量,而是重塑了工作的形态与内涵。
在陇原大地上,一场关于农村产权交易的变革正在发生。甘肃省兰州市通过建立四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今年将永登县蔬菜保鲜库的年租金从3.5万元溢价增值至10万元;将安宁区闲置办公楼以每年15.5万元成功出租。
|
上一篇:刚性阻燃管pc20-刚性阻燃管pc20价格、图片、排行 - 阿里巴巴
下一篇:把答卷写在打赢“新高地”上——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立学院的调查陈述 |
返回列表 |
版权所有 :火狐体育直播足球
设计制作:
火狐直播手机版